跳到主要內容

2017暑期工房研習營繪畫工房:畫展布展與手機輔助微型3D幻視素描

<研習營第一天>
畫展佈展體驗與手機輔助微型3D幻視素描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壓克力膠轉印技法

壓克力 ( 丙烯 ) 膠轉印技法 ( Acrylic gel transfer ) 示範 :   這幾年開設了繪畫材料學和複合媒材創作課程, 洪老師多半僅在課堂上示範,學生留下的照片也很少, 自己也忘記拍照,加上最近有幾班學員需要老師示範, 為了示範說明時不用等待漫長的吹乾 ( 有間教室因吹風機還跳電 ) , 所以就有這篇文章,僅供教學時參考。   壓克力膠顏料 ( 就是丙烯顏料 ) , 近年來已經是許多油畫老師用來選擇替代油畫的主流繪畫材料, 其實壓克力顏料和傳統顏料一樣都是「膠」加上「色粉」製成, 所以有了「膠」就可以做很多傳統繪畫媒材可以做的事, 比方說;上膠、自己 DIY 做打底劑 (GESSO) 、自製各種顏色的壓克力顏料 … , 這些有上過洪老師課程的都應該要知道。 複合媒材 (mixed medium) 的運用可追溯到 1910 年代, 歐美藝術家開始將日常生活中的物質如 : 布料、木頭、雜誌、 舊報紙、印刷品、照片……等材料融入藝術品中, 具代表性的藝術家有畢卡索 (Picasso) 直接用現成物貼在畫上, 還有馬諦斯 (Matisse) 用剪紙 ( D é coupage ) 創作一系列平面藝術品, D é coupage(法文音:迭柯八傑) 在台灣被翻譯成蝶谷 巴 特, 這些都是一百年前甚至更早 ( 剪紙據說源自中國東漢以前 ) 就已經是藝術創作的表現技法。 所需材料:壓克力膠 (Acrylic gel) 、影印圖片、打底劑、筆刷、畫刀、美工刀、和紙膠帶、吹風機、基底材 ( 亞麻畫布,本篇示範則用麻布袋 ) 、裝水的筆洗桶。 以下洪老師以「正面取畫」的方式示範壓克力膠轉印技法, 另外有另一種「背面取畫」的方式因為需要影像處理成「鏡射」, 否則印出來的影像會像版畫一樣左右顛倒, 多己經在課堂中有示範故不另再補充。 1.首先是準備壓克力膠和列印圖片,本篇示範用的列印圖片是洪老師2013年用QR-CODE設計的創作品之一。 2.用畫刀塗上壓克力膠。 3.翻到背面用紙膠帶固定住四個角落。 4.用筆刷刷上水分並開始用手搓掉紙張纖維。   5.除去所有纖維後吹...

傳統西洋架上繪畫的打底

傳統西洋架上繪畫(蛋彩畫、油畫)的打底 -- 水性底打底( Gesso) 學生最常提問: 為什麼畫油畫前要先打底?打底前為何要先上膠?為什麼要打底?為什麼要上凡尼斯?保護劑是什麼? 所以建議要先具備以下概念、觀念。 架上繪畫的材料層架構: 「 (最上層) 保護層(凡尼斯Vanish、固定噴膠...) ↑↑↑↑↑ 繪畫層(油彩、蛋彩、膠彩...) ↑↑↑↑↑ 打底層(Gesso) ↑↑↑↑↑ 上膠層(膠、礬...) ↑↑↑↑↑ 基底材層(木板、畫布、紙)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(最底層) 」 一 、上膠 傳統的打底需要先上膠,上膠用的材料: 免皮膠、純水、大排筆刷 、隔水加熱用鍋具、卡式瓦斯爐或電磁爐。 基本上需要將木板或亞麻畫布的正面全部都塗上一層以上的兔皮膠。 1.煮膠(將1:10的兔皮膠與純水隔水加熱至溶解) 2.整平畫板(以800號水砂紙研磨畫板) 3.塗膠(以排刷按照一定方向塗刷兔皮膠) 4.晾乾(均勻塗抹兔皮膠後充分乾燥晾乾) 二、打底 傳統水性打底Gesso用的材料: 免皮膠、純水、碳酸鈣粉、白色色粉(鈦白/鋅白)、大排筆刷 、隔水加熱用鍋具、 卡式瓦斯爐或電磁爐。 傳統兔皮膠打底劑Gesso製作與施作如下 : 1. 將煮好的兔皮膠水加入碳酸鈣 打底劑的兔皮膠液體與碳酸鈣約1:1,可以加入不定比例的白色色粉(鈦白或鋅白),不加白色色粉亦可。 2.水性打底第一層 可適當的永筆刷沾水去調打底劑,重點是讓排筆拖的動,先打一層左右方向的(← →)後待乾 。 3.水性打底第二層 等第一層完全乾燥後,始可打第二層,這一層筆刷改用上下方向的(↑↓)筆觸的。 4.水性打底第三~七層 確認第二層打底乾燥後,再刷一層左右方向的(← →)打底劑 。 這一種西洋繪畫的打底至少要3層以上,確認皆乾燥後,可以用800號的水砂紙旋轉畫板表面輕輕研磨。 接著繼續打第4~7層打底劑,在第5層時可以用1200號的水砂紙旋轉畫...

111005-111021 Jan van Eyck技法練習

111005-111021 古典油畫Ja n van Eyck多層次 技法練習( 凡艾克 )-洪晧倫 ( 點圖皆可放大 ) 首先說明 , 本文是 Jan van Eyck多層次 技法的折衷方法 , 傳統的打底要先煮兔皮膠, 上膠 : 兔皮膠與水1:10~12間泡水3小時以上,再隔水加熱攪拌至溫度60°C約5~10分鐘。即可以大筆刷徐徐塗刷於木板 ,一層乾燥再刷一層,兩層的刷筆方向要不同,譬如第一層橫刷,第二層就直刷,正面上兩層,背面側面一層,如此為上膠工序。 打底:上膠乾燥後,取備置好的兔皮膠液體加 白堊粉與鈦白粉1:1:1混合攪拌,並進行前述隔水加熱步驟,約5分鐘,即可用大筆刷來 打 底,約 3~7層。 1. 為示範簡便以市售打底劑 (Gesso) 來代替 , 建議自行 另外加適量的白堊 粉與鈦白粉 , 讓畫面的基底層較有份量 , 現代水性打底用的材料(Acrylic Gesso): 壓克力(丙烯)膠(Acrylic gel) 、純水、碳酸鈣粉、白色色粉、大排筆刷 。   現代壓克力丙烯打底劑製作 劑 2. 打底時以水去調打底劑 , 水約佔 1/4 左右即可 ,重點是讓排筆拖的動 ,先打一層左右方向的 ( ← → ) 後待乾 , 之後再打一層上下方向的 ( ↑↓ ) 筆觸的 ,乾燥後再一層左右方向的 ( ← → ) , 共3層以上皆乾燥後打底即完成 。 3.在第3層左右可以用水砂紙研磨 ,到最後層則可用棉布紗布沾水微潤打磨後用乾布拋光。 3. 轉稿準備 : 準備一張跟目標油畫一樣的黑白影稿 , 並將它轉印到打好底的畫布上 , Jan van Eyck 是畫一張素描 , 但為示範簡便我們以黑白影 印代替 , 首先先在背面塗上炭筆 4. 轉稿 : 用紙膠帶固定影印稿與木板 ( 畫布 ) 後 , 用鉛筆在影印紙上描畫輪廓 , 請參考下圖例 5. 轉稿後 用自來水筆以 線影法 ( hatching) 在木板 ( 畫布 ) 上 畫素描 , 可參考另文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andre-hong/article?mid=79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