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平科大舉辦「從東方西畫到台灣本土」洪晧倫創作個展 | |||
修平科大舉辦「從東方西畫到台灣本土」洪晧倫創作個展 (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1223 11:55:40)修平科技大學博雅學院於103年12月23日至104年1月19日,在圖書館地下一樓藝文中心舉辦畫家洪晧倫老師的「從東方西畫到台灣本土」創作個展,展出20幅的精選作品,從「墨隱」、「美感的深度」、「隱墨之碼」到今年的2014「台灣土畫台灣」。23日上午10:30舉行開幕茶會,歡迎愛好藝術創作的校內外朋友前往鑑賞。 策展人游昭晴老師說,「台灣土畫台灣」是洪晧倫老師繼2004-2005年開始用墨汁毛筆融入油畫的墨隱系列後,一直在思索一個台灣人卻在用西方材料畫東方題材的問題。由於油畫較能保久,洪老師妥協之下,作品多半以油性完成。 去(102)年底,洪晧倫老師將十幾年來繪畫材料學的知識統整,開始萌生製作屬於台灣的大地色粉。洪晧倫老師表示,「用台灣土畫台灣 」,對長久以來一直認為身為一個東方人,卻用西方的材料作畫,為窘境找到另一個出口。他說,當很多畫家說著他的畫透著泥土的芬芳,有誰真的用泥土在作畫。而我親手研製從在台灣各地尋找的各色土壤,經過多次的過濾、沉澱、曬乾、烘乾、打粉、篩濾成各種粗細的畫用色粉,製成台灣大地顏料,真正將台灣土地的原色呈現在畫布上。 洪晧倫老師為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、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博士候選人、大學兼任藝術講師,作品榮獲玉山美術獎油畫首獎、全國大專書畫比賽西畫類特優、全國油畫展優選、99年青溪新文藝金環獎油畫類優選;入選全省美展、台陽美展、大墩美展、南瀛美展等,當選南投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總幹事、南投縣美術學會理事、九九美術學會會員,南投縣99年社會優秀青年,個展12次、聯展五十多次。 訊息來源:修平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(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): 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Detail/162672.aspx Post from: 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Detail/162672.aspx#.WCQK49JHKGc |
壓克力 ( 丙烯 ) 膠轉印技法 ( Acrylic gel transfer ) 示範 : 這幾年開設了繪畫材料學和複合媒材創作課程, 洪老師多半僅在課堂上示範,學生留下的照片也很少, 自己也忘記拍照,加上最近有幾班學員需要老師示範, 為了示範說明時不用等待漫長的吹乾 ( 有間教室因吹風機還跳電 ) , 所以就有這篇文章,僅供教學時參考。 壓克力膠顏料 ( 就是丙烯顏料 ) , 近年來已經是許多油畫老師用來選擇替代油畫的主流繪畫材料, 其實壓克力顏料和傳統顏料一樣都是「膠」加上「色粉」製成, 所以有了「膠」就可以做很多傳統繪畫媒材可以做的事, 比方說;上膠、自己 DIY 做打底劑 (GESSO) 、自製各種顏色的壓克力顏料 … , 這些有上過洪老師課程的都應該要知道。 複合媒材 (mixed medium) 的運用可追溯到 1910 年代, 歐美藝術家開始將日常生活中的物質如 : 布料、木頭、雜誌、 舊報紙、印刷品、照片……等材料融入藝術品中, 具代表性的藝術家有畢卡索 (Picasso) 直接用現成物貼在畫上, 還有馬諦斯 (Matisse) 用剪紙 ( D é coupage ) 創作一系列平面藝術品, D é coupage(法文音:迭柯八傑) 在台灣被翻譯成蝶谷 巴 特, 這些都是一百年前甚至更早 ( 剪紙據說源自中國東漢以前 ) 就已經是藝術創作的表現技法。 所需材料:壓克力膠 (Acrylic gel) 、影印圖片、打底劑、筆刷、畫刀、美工刀、和紙膠帶、吹風機、基底材 ( 亞麻畫布,本篇示範則用麻布袋 ) 、裝水的筆洗桶。 以下洪老師以「正面取畫」的方式示範壓克力膠轉印技法, 另外有另一種「背面取畫」的方式因為需要影像處理成「鏡射」, 否則印出來的影像會像版畫一樣左右顛倒, 多己經在課堂中有示範故不另再補充。 1.首先是準備壓克力膠和列印圖片,本篇示範用的列印圖片是洪老師2013年用QR-CODE設計的創作品之一。 2.用畫刀塗上壓克力膠。 3.翻到背面用紙膠帶固定住四個角落。 4.用筆刷刷上水分並開始用手搓掉紙張纖維。 5.除去所有纖維後吹...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