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文藝復興以降,炭筆素描是西方繪畫的最主要基本功,當代各國的美術學院、設計學院都仍保留炭筆素描的訓練基礎課程。 圖說:燒製炭筆的過程,順道烤棉花糖、烤肉 炭筆的燒製主要材料為葡萄藤與柳樹,葡萄藤彎曲折多,燒製需要各種工法才能去掉硬皮,處理不易;柳樹則多半只要趁新鮮,就能輕鬆剝去外皮,燒製前的作業相對容易。 我在大學藝術系裡,帶領學生燒製柳條炭筆畫素描、製作做碳黑色油畫顏料有十幾年的經驗,但我發現在台灣要找的柳樹已漸漸不易。可能這學期還看得到可以採集的地點,下學期學生就說樹不見了,主要是被台灣民間的錯誤風俗流傳而砍掉了。 圖說 炭筆燒製的半成品、成品與炭筆素描作品 柳樹在台灣的形象被污名化 柳樹的形象在台灣的漢族移民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轉變: 1、古代中國(正向陽樹): 台灣早期移民仍維持柳樹是神聖、驅邪、送別、生命力的象徵。 2、台灣初期移民漢人農耕社會(中性實用): 主要作為鞏固田埂、護堤的經濟作物,實用價值高於象徵意義。 3、近代台灣民間(負向陰樹): 逐漸與陰暗、鬼魂、喪事產生連結,被污名化。 但,在台灣的道教儀式中,柳樹始終保有其驅邪、溝通神鬼的法力(法器),未受台灣廣泛民間污名化影響。 那若回頭看中國大陸目前柳樹陰陽形象情況呢? 首先,「清明插柳」的習俗仍在中國傳承延續,這是柳樹作為「陽樹」最有力的現代證據。在中國北方的許多地區(如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等地),清明節家家戶戶會在門上插柳、戴柳驅邪的習俗至今依然存在。 延續中國古代的風俗仍相信柳枝有驅邪、辟鬼的功能,能保護家人不受邪氣侵擾。清明插柳這個習俗的傳承,讓柳樹的正面形象在特定節日和地區仍得保留。 但因為「現代」風水與台灣網路次文化的渲染影響,於近現代台灣民間所發展出來的柳樹屬於陰樹的說法,隨著網際網路已隨著網路回傳到中國大陸,如果以中文字搜尋「柳樹、風水」關鍵字,台灣民間柳樹的陰樹形象,已在中國年輕世代形成招惹陰邪的「陰樹」標籤。 可以說,中國古代古典正面的柳樹形象,正在和台灣現代發展出來的負面的柳樹形象,於中國形成共存與拉扯中。 文獻探討,柳樹在古代中國風俗屬於楊樹的各種例證: 1、北魏 《齊民要術》正月「削柳為人」以辟不祥。 「正月旦,取柳枝著戶上,百鬼不入家。正月旦,削柳為人,帶之,百鬼莫入。」 2、南朝《荊楚歲時記》寒食節插柳以禦鬼...
洪晧倫,用復古方法自製台灣原生天然顏料與紙張繪具、生活應用,並以之創作作品的藝術家。 Ang He-Lun(in taiwanese), Hong Hao-Lun(in chinese). The artist of Taiwan , that using old tradition techniques by himself hand made earth pigment, paper to painting art work. my852953@gmail.com +886-952-234-1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