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文藝復興以降,炭筆素描是西方繪畫的最主要基本功,當代各國的美術學院、設計學院都仍保留炭筆素描的訓練基礎課程。
圖說:燒製炭筆的過程,順道烤棉花糖、烤肉炭筆的燒製主要材料為葡萄藤與柳樹,葡萄藤彎曲折多,燒製需要各種工法才能去掉硬皮,處理不易;柳樹則多半只要趁新鮮,就能輕鬆剝去外皮,燒製前的作業相對容易。
我在大學藝術系裡,帶領學生燒製柳條炭筆畫素描、製作做碳黑色油畫顏料有十幾年的經驗,但我發現在台灣要找的柳樹已漸漸不易。可能這學期還看得到可以採集的地點,下學期學生就說樹不見了,主要是被台灣民間的錯誤風俗流傳而砍掉了。
圖說 炭筆燒製的半成品、成品與炭筆素描作品柳樹在台灣的形象被污名化
柳樹的形象在台灣的漢族移民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轉變:
1、古代中國(正向陽樹): 台灣早期移民仍維持柳樹是神聖、驅邪、送別、生命力的象徵。
2、台灣初期移民漢人農耕社會(中性實用): 主要作為鞏固田埂、護堤的經濟作物,實用價值高於象徵意義。
3、近代台灣民間(負向陰樹): 逐漸與陰暗、鬼魂、喪事產生連結,被污名化。
但,在台灣的道教儀式中,柳樹始終保有其驅邪、溝通神鬼的法力(法器),未受台灣廣泛民間污名化影響。
那若回頭看中國大陸目前柳樹陰陽形象情況呢?
首先,「清明插柳」的習俗仍在中國傳承延續,這是柳樹作為「陽樹」最有力的現代證據。在中國北方的許多地區(如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等地),清明節家家戶戶會在門上插柳、戴柳驅邪的習俗至今依然存在。
延續中國古代的風俗仍相信柳枝有驅邪、辟鬼的功能,能保護家人不受邪氣侵擾。清明插柳這個習俗的傳承,讓柳樹的正面形象在特定節日和地區仍得保留。
但因為「現代」風水與台灣網路次文化的渲染影響,於近現代台灣民間所發展出來的柳樹屬於陰樹的說法,隨著網際網路已隨著網路回傳到中國大陸,如果以中文字搜尋「柳樹、風水」關鍵字,台灣民間柳樹的陰樹形象,已在中國年輕世代形成招惹陰邪的「陰樹」標籤。
可以說,中國古代古典正面的柳樹形象,正在和台灣現代發展出來的負面的柳樹形象,於中國形成共存與拉扯中。
文獻探討,柳樹在古代中國風俗屬於楊樹的各種例證:
1、北魏 《齊民要術》正月「削柳為人」以辟不祥。
「正月旦,取柳枝著戶上,百鬼不入家。正月旦,削柳為人,帶之,百鬼莫入。」
2、南朝《荊楚歲時記》寒食節插柳以禦鬼,清明前一二日的插柳風俗。
「去冬節一百五日,即有疾風甚雨,謂之寒食。……今日清明,柳是此月之樹,…諺曰:清明不戴柳,紅顏成皓首。」
3、唐朝詩詞,柳樹作為辟邪與正向光明生命力的象徵。
白居易《錢塘湖春行》:「亂花漸欲迷人眼,淺草才能沒馬蹄。最愛湖東行不足,綠楊陰裡白沙堤。」
4、佛教經典與中國古代民間傳說—— 觀音楊柳的淨化神力
《西遊記》第二十六回:「菩薩即將楊柳枝蘸出瓶中甘露,把行者捏在手中,捻了幾捻,喝聲「變!」即變做一個「九還丹」,…那樹即活。」
所以說,在柳樹的陰、陽屬性文化風俗領域來看,台灣確實反攻了大陸,而且快要全面碾壓了。
但你若問我柳樹在繪畫材料中的價值?
炭筆的價格是用一支來計算。炭筆長度約15公分左右,直徑約莫0.8公分的話,高質量的炭筆一隻是20-35台幣左右;如果直徑是2.0公分左右的話,高質量的炭筆一支約莫是250-500台幣左右。
嚇到了吧?這就是常常有地方創生協會在找我的原因,農業廢棄物變成寶物。
圖說 燒製完成的炭筆還可以製作各種黑色顏料
留言